
祖姓的来源是什么,得姓始祖是谁?在生活当中要是碰到了同姓的人,有的人就会开玩笑的说一句‘说不定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人’,这也是不是纯属于玩笑话,和姓氏的来源其实是相关联的。关于百家姓的更多内容,姓氏的由来,怎么取名,都可以来水墨网查看相关文章。
祖姓的来源是什么
1、源自正宗商朝王室
祖姓的起源非常的单一,基本上可以确定的就是大部分祖姓都是妥妥的商朝王室正统,当然还有少数是源自其他民族改姓。最早出现祖姓的记录就是发生在商朝,按照《史记·殷本纪》的记载可知,当时武丁的长子就叫做祖己,他可能也是历史上的祖姓第一人,不过在《帝王世纪》中则将其称为孝己,据说是因为他是非常出名的孝子。
不过最初按照史书记载,祖己是叫做“且己”的,因为据说在商汤时期,皇帝的名字都是需要使用甲骨来占卜和卜辞才能确定的,而当时帝乙就为祖己进行了卜辞,才有了“且己”这个名字,后来在《史记》中改成为“祖己”,当时本身是受到武丁赏识的,但是后来因为武丁听继母挑唆将其流放,于是祖己便郁郁而终。后来他的弟弟祖庚就继位了,也就将祖姓传承了下去。
2、源自少数民族改姓
当然祖姓中还有少数族人是因为之后的民族融合而产生的,就像赵姓起源和来历中提到的一样,祖姓中包含的最典型的改姓的少数民族就是满族和蒙古族,比如满族的萨克达氏以及祖佳氏等,后来都改为了祖姓,因为萨克达在满语中就表示“祖先”的意思,而祖佳氏则原本就是汉族融入,逐渐发展成辽东女真族,于是后来还是返还了祖姓。
得姓始祖是谁?
祖氏是河北省的名门著姓,他们是殷商王室的子孙后裔,就是受千秋万世敬仰的上古圣君商汤的子孙。祖氏的来源,《元和姓纂》和《姓谱》等书记载说:“子姓,殷后,殷王祖甲、乙、丙、丁支庶因氏焉,殷有祖己、祖伊,汉有祖沂,始家涿郡,望出范阳。”在殷商有天下的645年之中,前后28个君主,以祖为名的君主不在少数,有第十一代的祖乙、第十二代的祖辛、第十四代的祖丁、第二十一代的祖庚等等。后世祖姓中国人的始祖,究竟是哪一位呢?一般人认为应该算是祖己,因为在殷商武丁的时间,从古籍上已经发现了了姓祖的人,那便是当时以道训谏王的贤臣祖己。《书经》上的“高宗彤日”指出:“高宗祭成汤,有飞雉升鼎耳而雒;祖己训诸王,作高宗彤日之训。”根据这个记载,中国祖氏家族的得姓历史至少在3300年以上。由此可见,祖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姓氏,最初是发祥于涿郡。古代的涿郡,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,这个地方便是祖氏的老家所在,他跟中华民族的渊源十分深远。5000年前,黄帝与尤战于涿鹿之野,奠定中华民族繁衍成长的地盘,就是这个地方。望族居范阳郡(今河北涿县)。故祖氏后人多奉祖己为祖姓的始祖。